郑一和李枚带领众人一到前沿阵地,他俩便一同去找刚才那个连长,然而连那连长的影子都没瞧见。他以为这连长成了逃兵,却不知人家已受重伤被抬下了阵地。李枚拉住一个士兵问道:“你们连长呢?”这个满脸大胡子的士兵有气无力地回答:“我们连长头和胸口被炮弹炸伤了,正在抢救。”李枚又问:“兄弟们辛苦了,你们其他指挥人员呢?”那大胡子老兵奇怪地看着她俩,用怀疑的口吻问道:“你们是哪支部队的?”
李枚见他心存怀疑,便将来到这里的前因后果详细地讲述了一遍,还不时地观察着他。那大胡子听完,觉得李枚所言属实,没有骗人。他说道:“现在由我指挥,我是一个副排长。”李枚说道:“我叫李枚,是一个连长。在战场上,只有最高指挥官牺牲或者受重伤离队,就由在战场的副连或者各排各班指挥。”
大胡子说道:“行,你来指挥。”李枚问道:“副排长,部队还有多少人?”大胡子回答:“不多了,还有三十多个人。”李枚说道:“副排长,你能把他们叫过来吗?”大胡子想了一会儿:“行,我去叫他们过来。”说完,就提起他那支老旧得不能再旧的机枪,离开了。
不一会儿,这个连活着的人都到齐了,李枚把大家召集起来。李枚见人已齐整,便向前两步,将自己的姓名和来此的缘由又讲述了一次。一会儿,李枚讲完,下面的人议论纷纷。有的说:“这个女的,她能指挥吗?”还有人说:“哎,这样的美女指挥官能行吗?”李枚听见了,并未理会他们,决定用自己的实力来证明自己。
突然,龚小红站在战沟里喊道:“日本的飞机来了。”这时国民党的部队里有许多人根本没见过飞机的模样,更别说害怕了,也不知道它们会带来怎样的伤害。听到龚小红的叫声,大家还无动于衷,有的甚至还傻傻地望着天空。郑一听到龚小红的喊声,马上拿起望远镜望向天空,天空中出现了三个小黑点。他默默说道:“来得好,就拿你开刀了。”他立刻说道:“李林,去把火箭炮给我拿来干掉它们。”
只见一个十八岁的青年,正在机枪阵地上,专心整理着手中的机枪。突然听到郑一叫他,他放下手中那支国产的机枪,跑去拿火箭炮。天上的飞机越来越近,慢慢地飞机从三个小点,变成了小鸟般大小。四周的国军看到了飞机,一个个还站在那里,没有反应。不过,大多数国军心里还是有些乱了,开始慌张起来。有人还在喊:“大家快趴下,鬼子飞机马上要投弹了。”
突然听到三声响,鬼子的轰炸机中弹了,直接在空中爆炸。下面的国军开始欢呼,他们跳跃着,因为在那时打下飞机简直是个奇迹。有人问道:“这打飞机的,是什么神秘武器?”有个女孩回答道:“这不是神秘武器,这只是一个火箭炮。”另一个国军又问:“不是神秘武器,那我们部队怎么没有?”还是那个女孩回答:“你们现在的国民政府,根本造不出这种武器来。”
就在这时,李林喊道:“鬼子开始打炮轰炸了。”听到这声,李枚抬头看了一下,看到一个连的鬼子正在装炮弹。李枚大喊:“不好了,大家快跑到第二战壕去。大家快跑,别在原地站着了,不然就要吃炮弹了。”李丹梅也喊道:“大家快跑到第二战壕去了,跟我来。”大家这才反应过来,明白了李丹枚的意思,跟着李丹梅跑到了第二战壕。可惜,还是有两三个国民党士兵在原地站立着,望着天上的飞机。
也就这时,又听到有人喊:“鬼子上来了。”这一喊,把大家唤醒,意识到还在打仗。李枚喊道:“兄弟们,回一号阵地准备战壕去。”话音刚落,将士们跳出二号阵地,跳入一号阵地。一群日本鬼子悄悄地向前行进。他们躲在两辆装甲车后面,缩头缩脑地前进着,时不时探出头来查看。一个小战士正要开枪,被李枚拉住:“等鬼子走近点再开枪。”
再说熊波和唐菊,熊波和唐菊是狙击手,他们离开了部队,各自找了一个狙击点。这时,对讲机里传来李枚急促的声音。李枚说道:“我这里发现鬼子的指挥官,打掉他。”熊波说道:“李教官,我也看见了。”对讲机里的李枚问道:“熊波,你能打掉他吗?”熊波说道:“我这里不行,唐菊的狙击点可以。”唐菊说道:“教官,这任务交给我。”李枚说道:“好,祝你成功。”
唐菊平复了一下心情,慢慢地抬起枪,一直等待着机会。可她等了许久,都没等到机会。熊波看出唐菊焦急的心情,对唐菊说:“加油,唐菊,你很棒,我相信你行的。”唐菊又平复了一下心情,说道:“谢谢。”这时,机会来了,鬼子最大的指挥官走到了指挥室的窗台边。
突然,一声枪响。鬼子屋里的最高指挥官应声倒下。鬼子指挥官在地上动了一下,吐了一口血,然后就不动了。在那屋里的鬼子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惊呆了,一个个睁大眼睛,呆呆地站在那里。过了一分钟,大家才反应过来,看到他们的指挥官倒在血泊中。又过了几分钟,屋里终于乱了起来。一个日本女人用日本语说道:“大家快看呀,我们的指挥官牺牲了。”
马上,鬼子的屋里开始混乱,人们跑上跑下。有人喊道:“不好了,出大事了。”另一个男的叫道:“不好了,我们的指挥官死了。”由于外面在打仗,他们叫的声音不大,所以大家没有听见。现在鬼子的情况,一个个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走。
这时,熊波喊道:“打得好。”唐菊问道:“熊波,我打中了没有。”熊波连忙说道:“打中了,而且还是一个爆头。”唐菊又说道:“熊波,别哄我哦。”熊波说道:“没有哄你,不相信就睁开眼睛看看就知道了。”唐菊这才睁开眼睛,看到自己的成果,她得意地笑了。
这时,对讲机再次传出声音,是李枚的声音。李枚问道:“唐菊,这枪是你打的吗?”唐菊回应道:“没错,是我打的。”对讲机那头陷入了沉默,只听见有人在呼喊:“鬼子冲上来了。”听到这里,他俩才深切意识到此事的严重性,只见鬼子如潮水般冲上了一号阵地。熊波瞧见郑小勇身陷险境,一个小鬼子躲在一块巨石后面举起了枪,准备从背后偷袭他。熊波迅速移动了一下枪口,将其对准藏在巨石里的这个鬼子。
“又是一声枪响,巨石后面的鬼子还没来得及射出他的子弹,就轰然倒下。紧接着,又是一个在冲锋的鬼子,也倒在了自己的血泊之中。枪口再度一转,他看到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孩鬼子兵,那孩子吓得浑身发抖。裤子下面湿漉漉的一片,显然是被吓尿了,熊波这次没有向他开枪。熊波长叹一口气:“哎,这么小的孩子都上了战场。”唐菊也附和道:“我也看见了,我看他不像日本人。”
再说李枚他们,当鬼子冲上来时,李枚提着一根木棒奋勇冲了上去。一个小鬼子气势汹汹地冲了过来,李枚敏捷地一闪,小鬼子一枪刺空。小鬼子见自己刺空,面对的还是一个女子,顿时恼羞成怒。他再次举起刺刀向李枚刺来,李枚手起棒落,一棒打在小鬼子头上,小鬼子当场一命呜呼。另一个小鬼子也猛刺过来,这时李枚才刚转过身来,只见刺刀在她眼前划过。
李枚轻盈地一转身,那刺刀便扑了个空,刺空了。李枚顺势借力,用力打在小鬼子头上,小鬼子瞬间倒地身亡。又有个鬼子冲了上来,这个鬼子比较狡猾,他没有像刚才那两个鬼子那样鲁莽行事。他以刺刀刺向李枚的胸部作幌子,实则用脚向李枚蹬去,妄图将她踩在地上。可惜李枚并未中计,李枚恰好从地上捡起一把三八式大盖枪,向那小鬼子刺去。
这时,李丹梅看见李枚有危险,毫不犹豫地拿起她的八一杠步枪向那鬼子连开几枪。那小鬼子全然不知有人在他背后开枪,中枪后,当场死在地上。李丹梅又看见有两个鬼子正在围攻一个国军士兵,她立刻飞奔过去,猛地抓住一个小鬼子将他狠狠摔在地上。那小鬼子试图爬起来,可惜,他已经回天乏术。李丹梅从自己身上掏出自己的匕首,站在那小鬼子的身后,手起刀落,一刀将其刺死。
龚小红在一旁伺机打冷枪,只要看见谁有危险,她就帮忙补上几枪。突然,有几个日本鬼子发现了她发出的冷枪。那个小鬼子怒喝道:“八嘎,还敢在这偷袭。”说完,端起枪,向龚小红刺去。龚小红镇定自若,不慌不忙地拿出她买的瑞士军刀,顺着小鬼子刺来的方向,轻轻一让。紧接着顺势向鬼子一刺,刺在了他的小肚子上,小鬼子当场命丧黄泉。
又说鬼子这边,他们得知前线总指挥官已经战死,就派了一个年轻的大佐前来。这个大佐,叫小林阿三,是日本少帅派来的,是一个好战之人。他一到就大声喝问:“这里的人都听着,谁负责保护小野的安全。”一个少佐回答道:“大佐,是我。”小林阿三二话不说,手起刀落,就把这少佐杀死在地。
这个联队长很不情愿地领了命,有个联队长说道:“小林太独断专行了。”另一个联队长说:“你和他共事许多年,你还不了解他吗?井上,他就这样,不过今天做得太过了。我们算碰上了,将来做事可要先自保。好了,井上,我们带队去吧。”说完,两人分头行动,来到自己的联队。
井上来到联队,他没有马上集合部队,而是走进一间小屋。他一进门,看见一个穿着和服的中国女人,正站在这间屋里。这个女子中等个子,身材修长,看上去二十三岁左右的模样。她看到一个男子进来,这人身穿日军联队长的军衣,留着一个山羊胡。他身体健壮,有着一副练过功夫的身板,这人三十出头。这才知道这个井上,原名叫井上红,是一个国际而苏维埃。
井上红一进门就用中文说道:“林怡,你来。”林怡说道:“井上君,我来看你。”井上红连忙小声地说道:“这里的总指挥官死了,就在刚才被人狙杀了。现在,大岛阿三成了这里的总指挥官,一上来就命令两个联队去绕过一座山从后面攻打国军。”林怡一听,立刻说道:“我走了。我去把这消息告诉他们,让他们做好准备,谢谢你了。”
说完,这位名叫林怡的中国女子从房子里走出,朝着外面缓缓前行。林怡先是来到一块石头旁停下,接着又移步至一棵大榕树边驻足。她仔细观察,确认这四周无人后,从自己的口袋中拿出一张纸,将其放置在这棵榕树的缝隙之中。然而,她起初并未离开,而是在此处思考了片刻,随后又折返回来。她再次来到这棵榕树边,站立了一会儿,然后又转身离开。如此来来回回,她反复走了好几趟,最终还是把纸条拿走了。
再说郑一,他一直在观察鬼子的情况以及变化。突然,郑一瞧见了他们当时还不认识的林怡,只见她独自一人在这儿走来走去。郑一没有过多思索,便叫来了李枚,并把这件事告知于她。李枚拿起她的望远镜,说道:“郑一,我看见了”
这时,李枚大声叫道:“丹梅。”李丹梅听到李枚在呼唤她,立刻跑过来问道:“李教官,有什么事?”李枚指着不远处的林怡,说道:“你去把她送到安全区。不过,尽量离她远一些,别让她发现你。”李丹梅一听,坚定地说道:“保证完成任务。”